全国各地地质有很多种,甚至在同一个地方都会发生多种不同的地质,旋挖钻机在工作过程中,面对这不同的地质往往会碰到这样那样的一些弊端。在此我们在这里给你们介绍一下旋挖钻机成孔中常遇到的六个问题。
(1) 护筒冒水
护筒外壁冒水,严重的会引起地基下陷、护筒倾斜和位移,造成桩孔偏斜,甚至难以施工。
病因分析 埋设护筒时周遭土不密实,或围堰水位差很大,或铰刀起落时撞击。
防治机制 埋护筒时坑底与四周应选取最佳含水量的黏土分层夯筑;在冠梁适当高度开孔,使桥墩内维持有 1~1.5m 的水头高度;起落钻头时避免撞击桥墩;初看到护筒冒水时只用粘土在四周填实加固,如桥墩严重下陷或位移则须返工重埋。
(2) 钻进极慢或不进尺
在硬可塑粘土层中塞入极慢,一般为 8~10h,占单桩钻进进间的 60%~70%。
病因分析 钻头选型不当,合金刀具安装角度欠妥,刀具切土过浅,钻头配重过轻,钻头被黏土糊满。
防治机制 更换或改建钻头,重新安排刀具角度、形状、排列方向,加大配重、加强排渣、降低污水比重或改用钻进方式,采取反循环钻进方式。
(3) 桩孔孔壁倒塌
成孔中或成孔后,孔壁不同程度坍塌。成孔中排出的泥水不断出现气泡,有时护筒内的水量骤然升高,均为塌孔的征兆。
病因分析 主要是因为土质松软,加之污泥护壁不好;护筒埋设不好,筒内水量不高;提住夹头钻进;钻头钻速过快或空转时间很长都易引发钻孔下部爆炸;成孔后待灌时间跟灌注时间过长。
防治机制 在散乱易坍土层中适当深埋护筒,密实回填土,使用优质泥浆,提高污水比重和黏度,升高护筒,终孔后补给泥浆,保持要求的水头高度,保证钢筋笼制作质 量,防止变形;吊设时应指向孔位,吊直扶稳,缓缓下沉,防止撞击孔壁;成孔后待灌时间通常不少于 3h,并尽可能加快灌注速度、缩短灌注时间;在钢筋笼未下孔内的状况 下,浆砂、粘土混合物回填到倒塌孔深以上 1~2m,或全孔回填并密实后再用原钻头和优质泥浆扫孔;在钢筋笼碰孔壁而引发轻度坍塌的状况下,用半径大于钢筋笼内径的铰刀以优质泥浆扫孔或用导管清孔。
(4) 桩孔局部缩颈
局部缩颈是指局部孔径大于设计孔径。
病因分析 泥浆性能堪忧,失水量大。引起塑性,土层吸水膨胀,或产生疏松,蜂窝状厚层泥皮;邻桩施工长度不当,土层中紊流尚未散去,新孔孔壁软土流变;钻头直 径磨损过大。
防治机制 采用优质泥浆,控制泥浆比重和黏度,降低失水量;当设计桩距<4D 时 应跳隔 1~2 根桩施工;新桩尽可能在邻桩成桩 36h 后开钻;选用双导正环保径的笼状钻头;用泥水和足尺寸钻头扫孔;扫通清孔后尽早灌注砼。
(5) 桩孔偏移倾斜
成孔后桩孔出现较大垂直误差或弯曲。
病因分析 钻机安装不平或钻台下有虚土产生不均匀沉陷;桩架不稳,钻杆导架垂直,钻机磨损,部件松动;护筒埋设偏斜,钻杆弯曲,主动钻杆倾斜;遇旧基础或大石等地下障碍物,土层软硬不均或泥岩倾斜。
防治机制 钻机安装周正、水平、稳固、无束前缘切点,转盘中心跟护筒中心三点面二线;护筒不上翘,钻杆不弯曲,主动钻杆保持平行,增添导向架,控制提引水龙头, 尽可能采用钻挺加压;清除地下障碍物;除软硬互层选用轻压慢转技术参数外,从软塑粘土层,尤其流塑粘土层跟砂层进入硬塑粘土层或从黏土层处于岩溶时,笼装钻下端的 锥形导向小钻头需改用平底导向小钻头,或者直接用不带导向小钻头的厚底钻头钻进; 采用围堰、控孔桩等方法去除地下障碍物;在硬塑胶黏土层出现歪斜时,用砂、料土混 合物回填偏斜以上 1~2m,待密实后用平度合金钻头轻压慢转倾斜;在泥岩面出现歪斜时,可投入 20~40mm 粒径碎石,略低于偏斜处,冲击密实后用尖头合金钻头、牙轮滚刀钻或平底钢粒钻头纠斜。
(6) 孔底沉渣过多
孔底沉淤,残留泥砂过厚或孔壁泥土坍塌在孔底。
病因分析 清孔未净,清孔泥浆比重过小或温水置换;钢筋笼吊放未平行对中,碰刮孔壁泥土坍落孔底;清孔后待灌时间过长,泥浆沉淀;沉渣厚度测量的孔底高程不统 一。
防治机制 终孔后钻头提高孔底 10~20cm,保持慢速空转,维持循环清孔时间不多于 30min;清孔采用优质泥浆,控制泥浆比重和黏度不要直接用温水置换,钢筋笼垂直缓放入孔;用尖头钻头时沉渣厚度从钻杆顶部所超过的孔底平面算起;用顶部带圆锤的 笼头钻头时沉渣厚度从钻杆顶部所超过的孔底平面算起;或选用导管二次清水,冲孔时间以导管内检测的孔底沉渣厚度超过规范规定为准;提高砼初灌时对孔底的冲击力,导 管底端距孔底控制在 30~40cm,初灌砼量应满足导管底端能渗进砼中 1.0m 以上的规定,利用隔水塞跟砼冲刷残留沉渣。旋挖钻机培训基地,旋挖钻机成孔6大常见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