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旋挖钻机学习多久,旋
旋挖钻机学习多久,旋挖钻机杜绝塌孔 旋挖桩一般是指由旋挖钻机施工的桩型,全称旋挖钻孔灌注桩,工程上简称旋挖桩。由于使用旋挖钻机作业,对员工人数规定不高,可节省很大的人工成本。今天总结了旋挖桩的施工方法,一起来看看吧! 一、埋设护筒 护筒直径要比桩孔直径大200mm,长度要满足护筒底进入黏土层不低于0.5m的规定,护筒顶端高出地表0.3m,护筒埋设的倾斜度控制在百分之一以内,护筒埋设偏差不小于30mm,护筒四周用黏土回填,分层夯筑。 二、旋挖机成孔 旋挖机在就位时要再次测量、定位,在成孔过程中引入泥浆护壁。利用钻进过程中钻头对石块的拌合作用自然造浆,根据实际应该能对泥浆的比例进行调整,在施工过程中泥浆密度大约控制在1.2~1.3之间,泥浆在循环过程中在孔壁表层产生泥皮,它跟泥浆的自重对孔壁起到维护作用,防止孔壁破裂。通过成孔施工,泥浆护壁效果比较好,完全可以满足施工的还要。可利用掏渣筒掏渣以及让孔内加清水的方式来控制泥浆的总量,根据实际施工需要,泥浆密度大约控制在1.3以上,这样有利于钻进和孔壁的稳定。 三、钢筋笼制作与安放 1.钢筋笼制作 钢筋笼在现场分节制作,主筋与确保筋全部焊接,螺旋筋与主筋采用隔点焊加固,钢筋笼制作具备设计提出外,还须相关完善规定。制作好的钢筋笼,即进行逐节验收,合格后挂牌存放。 2.钢筋笼孔内安放 钢筋笼长(超过16m)在孔口焊接,单面焊10d,焊缝高度不超过0.3d,焊缝宽度不超过0.8d。两段笼子应保持顺直,同截面接头不得超过配筋的一半,间距错开,不少于35d。钢筋焊接完好后,应持续下放到孔内,严禁砸笼。 四、下导管 1.导管的选用 采用丝扣连接的管腔,其直径250~280mm,底管直径为4m,中间每节间距通常为2.5m。在导管使用前,须对导管进行外观检查、对接检查。 (1)外观检查:检查导管有无变形、坑凹、弯曲,以及有无破损或断裂等,并要检测其表面是否平滑,对于新导管应检查其表面是否均匀及有无焊渣,对于旧导管应检查其表面是否有混凝土粘附固结。 (2)对接检查:导管接头丝扣应保持较好。连接后要平直,同心度要好。 经左右检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,对于不合格导管严禁使用。导管长度要按照孔深进行配备,满足清孔及水下混凝土浇筑的还要,即清孔时会下到孔底;水下浇筑时,导管底端距孔底0.5m左右,混凝土要想成功从导管内灌到孔底。 2.导管下放 导管在孔口连接处应牢固,设置密封圈,吊放时,应让位置居中,轴线顺直,稳定沉放,避免卡挂钢筋笼和刮撞孔壁。 五、混凝土浇筑 1.混凝土车搅拌运输,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~22cm;用搅拌车混凝土直接去孔口倒入料斗内。 2.水下混凝土浇筑:浇筑前,对不同直径、深度的桩孔分别估算出混凝土浇注初灌量。施工中能确保浇筑初灌量,浇筑时导管埋深控制在2~6m,拆管前专人测量孔内混凝土面,并做记录,浇筑混凝土接近桩顶标高时,应控制末后一次铺设量,确保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规定。 3.试块制作:在浇桩过程中,随机选取1~2盘混凝土做试件,每支桩应作一组试件,制作好的试件在12h后拆模,放置静水中养护。试件评定采用数理统计法评定。 六、回填桩孔 桩孔混凝土浇注完成后,应将外侧未灌混凝土部分通过场地内回填、沟、池、槽沟渠出来的碎砖、矿渣等进行施工,回填满后,用混凝土重新将孔口堵住,变成整块硬地面场地。 七、施工遇流沙层 1.合理调配泥浆,针对流塑地层的特征,需要性能高粘度、中等容重的泥浆进行护壁。 2.在钻头上修改通气孔,保证提钻过程中钻孔上下泥浆流动,防止发生提钻过程中的真空问题。 3.保持泥浆液面高出地下水水面2~3m,可以利用加高护筒或在孔周围设置粘土坝来确保。 4.调整操作模式:控制泥浆液面,并在钻孔过程中一直保持距护筒上边缘30~40cm(特别在提钻时)。钻到软土及砂层时:软土和土壤层为易塌孔地层,操作时要切记注意避免对孔壁的侵蚀和干扰,操作方法严格遵守“三慢”原则:即提、放钻及渗入转速慢,通过严格调节钻具的运动速率,来降低泥浆对孔壁的扰动,并为泥皮产生留足时间,地面分析:时刻关注泥浆液面。 当看到泥浆液面突然增加且长期泡沬涌出时,可判断产生局部塌方,应及时中止钻进并确保在钻斗斗底打开的状况下,缓慢地提高钻头,防止因干扰而导致二次塌方;局部坍塌事件处理:当得知有局部塌方时,继续向孔内注入泥浆同时要求钻头,用挖掘机向孔内倾倒足量粘土,然后下放钻头反转压实粘土,边压边反转,待稳定后又用此类方式钻进。 |